“办手续终于不用跑其他区了,在高新区就能实现一次性办妥”“秦创原平台让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落实变得更加顺利。”这些都是咸阳高新区企业对区内营商环境的肯定。
过去一年,咸阳高新区不断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打造协调高效的项目建设环境、建设一流创新生态、美化城市、提供系统全面的企业服务环境……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4月18日,咸阳高新区作为咸阳市唯一一家单位被授牌“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这既是咸阳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勋章”,亦是它不懈努力、突破自我的见证。
增“安”纾困 提供细致周全的企业服务
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好的营商环境就得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怎样才能倾听企业心声?将时针倒回一年前。
2022年咸阳高新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送政策上门等形式,主动收集存在问题、解决企业关切、做好宣传引导等工作,充分了解企业发展需要。为了让企业家在高新区“安营”“安心”“安居”,高新区制定了优秀企业家奖励政策,从文旅、医疗、亲属入学、“人才公寓”居住权等方面出台九条政策,真情实意关爱企业家,让各类企业家和创业人才切实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为了给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执着于探索创新。在手续办理方面,实行“容缺受理”方式,允许企业先提供部分资料加后期补交的方式,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保证企业项目快速落实。”咸阳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冯菡说。
从细节处均见到咸阳高新区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致力于打造更加暖心、更加舒心的营商环境。而企业服务是咸阳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的一方面,却也不仅仅局限于此。
“减”流程“加”服务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如果你走上咸阳高新区街头,询问一家小店,高新区营商环境怎么样?商家可能会认为问题过于抽象无法作答。但如果问他,开一家店办手续复不复杂,他一定会给出明确答案;“不需要到政务服务中心,拿出手机提交资料,不到1个小时就能办完。”“办手续一个窗口就能搞定,不用多窗口来回跑了。”
咸阳高新区的政务服务如今已走上“快车道”。“网上办”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跨区通办”等服务不断加强。
咸阳高新区勇于比学赶超追先进,已实现省内跨区域通办布局完成,省内全部地级的开发区,市内联动县级行政区商事登记跨区域通办完成。近日,咸阳高新区与杭州高新区(滨江)、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启“跨省通办”模式,破除区域限制,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先行先试大胆突破 构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生态环境
咸阳作为陕西省唯一被赋予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使命的地级市,是省内唯一以“秦创原”作为全部建设主题的地市级单位。
“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是咸阳高新区提升营商环境的特色品牌”,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博表示。为积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咸阳高新区现已建成百万平米标准化厂房、11个孵化载体,形成了“拎包入驻搞科研,标准厂房做转化”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先后制定了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政策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等配套政策。
为打造支撑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统揽,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78项新材料中试专利包成果转化协议,与西北大学签订《西北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全面加强区校联合,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在高新区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抢抓秦创原建设重大机遇,着力打造更优的科技领域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持续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市场之“活”、经济之“稳”?咸阳高新区将进一步狠抓“放管服”改革,在法制化建设、企业服务、要素保障上下功夫。抢抓秦创原建设重大机遇,带动资源共享、创新联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新颖的工作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新迈进、新突破,将咸阳高新区打造成为要素聚集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现代治理的“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